時間:2022-12-12 10:35:01來源:陜西法制網作者:董曉龍
“內卷”是一種陀螺式的死循環,無論是個體,還是某個組織、行業,一旦陷入這種狀態,就會如同車入泥潭,難以自拔。內卷作為時代的產物,是大環境下的擇優之選,更是人與人之間競爭向上的動力所在。仔細體味,公權力中的“內卷”現象彌漫著一股熟悉的味道,究其實質就是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在作祟。黨員干部作為黨的事業的骨干,能否知責于心想干事、擔責于身能干事、履責于行干成事,是檢驗其忠誠度、事業心和使命感的“試金石”。
黨員干部處在“內卷”的高壓態勢之下,要平穩心態,梳理情緒。一定要提高警惕,走出“內卷”、拒絕“躺平”、保持清醒的定力,用“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”的主動的姿態應對“內卷”。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要定義好“我是誰、為了誰”,讓工作回歸本位本質,力戒形式主義與官僚主義作風。要在機遇面前主動出擊,不猶豫、不觀望;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,不推諉、不逃避;在風險面前積極應對,不畏縮、不躲閃,切實挺起脊梁、沖鋒在前,在斗爭中經風雨、見世面。把心思用在“真干事”上,把本事體現在“能干事”上,把水平體現在“干成事”上,讓實干擔當在新時代蔚然成風。心往一處想、勁往一處使,形成萬眾一心、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,在奮進新征程、建功新時代的偉大工程中,展示實干成就事業的壯麗風采和磅礴力量。
注入“想干事”的學習之力,把心思用在“真干事”上,以“闖”的精神破難關。理論學習不是“一錘子買賣”,唯有“常學”方可“常新”,方可厚積薄發。思想上“破圈”,才能在工作上“出圈”。黨員干部要避免熟而“內卷”,追求熟能生巧,在“踮踮腳”“跳一跳”中一步一個腳印實現階段目標。帶頭學習好、貫徹好、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,轉變思想作風。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,學以致用、用以促學、學用結合、知行合一,要帶著問題學、帶著責任學、帶著感情學,學懂弄通做實,內化于心,外化于行。切實將“內卷”的“卷兒”轉化為強化學習、提升認識、推動工作的“勁兒”,既要互相趕超、互相監督,又要團結協作、共同奮斗,卷出競爭力、戰斗力、凝聚力、創新力。敢于沖破思想觀念束縛,高呼“時間就是金錢,效率就是生命”,要在工作和生活中,不斷強化理論武裝,始終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自己補鈣壯骨的良方,使自己在政治上不變質、精神上不貪婪、道德上不墮落、生活上不腐化,成為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者。從理論上、思想上完善自己、豐富自己,不斷提高政治敏銳性和鑒別力,增強政治定力、思想定力、理論定力,做到內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
砥礪“能干事”的頑強意志,把本事體現在“能干事”上,以“創”的勁頭開新局。黨員干部應立志做大事,不可立志做大官;應“跳起來摘桃子”,不能蹦起來根本夠不著,做到既盡力而為,又量力而行;既志存高遠,又不好高騖遠。在困難面前勇挑重擔,在挑戰面前身先士卒,在成就面前默然謙讓。必須要找準人生方向,拒絕“躺平”。謹記初心使命,牢固樹立直面困難、不畏險阻,不因一時的失敗或挫折而輕言放棄的信念,時刻保持對事業、對工作、對群眾的熱忱。任務面前不“擺手”,困難面前不“縮手”,全力以赴不“甩手”,事不干成不“撒手”。嚴格約束自己,模范遵守黨規黨紀,以上率下、身體力行,敢于擔當、敢于負責,充分發揮“頭雁效應”,并在各種風浪險灘面前,主動接受考驗,也經得起考驗。以平常心來應對工作,立足完成當前任務,不好高騖遠,不提不切實際的想法,不做想當然的決定,把工作一點點做好,一件件做實,取得預期的工作實效。新時代就要有新擔當新作為,必須迎難而上、敢于負責,積極作為、敢于擔當,務實功、出實招,謀劃時統攬大局、操作中細致精當,以繡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實、做到位。敢于較真碰硬、迎難而上,積極尋找克服困難的對策,關鍵時刻沖得上去、危難關頭豁得出來,努力把各項工作部署落到實處。
練出“干成事”的強硬本領,把水平體現在“干成事”上,以“干”的作風求實效。千表態萬表態,拿出實績才是真表態;千本事萬本事,敢于擔當才是真本事。黨員干部要拒絕“躺平”,必須要找準人生方向,謹記初心使命,牢固樹立直面困難、不畏險阻,不因一時的失敗或挫折而輕言放棄的信念,時刻保持對事業、對工作、對群眾的熱忱。發揚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,從人民利益出發,解決好“為什么干”“怎么干”的問題,決不能變著花樣搞華而不實、勞民傷財的“形象工程”,對一項工作的評判應重在實際成效、重在長遠利益、重在群眾獲得感。摒棄“不求有功但求無過”的“佛系”心態、“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”的混日子狀態,保持沖鋒在前的姿態。能辦的事馬上辦,難辦的事想方設法辦,需要協調的事合力去辦。靜得下心、沉得下身,邁得開腿,跳出工作的“舒適圈”和“專業圈”,融入“群眾圈”和“服務圈”。必須不斷錘煉本領,主動到基層一線、到群眾最為需要、到困難問題最多的地方去鍛煉提升,跳出舒適圈,通過積極主動地應對困難和問題,不斷積累干事創業的經驗和本領。當好起而行之的行動者、當好攻堅克難的奮斗者,把“小我”之奉獻融入“大我”之洪流,始終做黨和人民的好戰士、群眾百姓的貼心人。
責編:鄭黎波